南充热线主页 > 企业 > 正文 >

黄安坨村:农业科技“加持”下的山村转型模板

2019-09-25 11:08:06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
【摘要】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、近300万个自然村,中国农业大学与新京报乡村频道选择的改革攻坚样本,为什么会有北京百花山半山腰上的黄安坨村?况且,在北京万亿规模的GDP篮子里,百亿规模的北京农业占比可谓微乎其微

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、近300万个自然村,中国农业大学与新京报乡村频道选择的改革攻坚样本,为什么会有北京百花山半山腰上的黄安坨村?况且,在北京万亿规模的GDP篮子里,百亿规模的北京农业占比可谓微乎其微。

这当然不是出于本土情怀,重要的是,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中,在都市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的环境里,在已解决温饱却仍旧收入偏低的起点面前,黄安坨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,即通过农业科技的“加持”,让山区熟悉种植的农民们继续热爱种植,只不过是有了更多元的选择,而这些选择,意味着更多收入与家乡转型基础的夯实。

黄安坨村:农业科技“加持”下的山村转型模板

当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刚来到北京市门头沟区黄安坨村时,乡亲们很热情,但没有太多期待。他们最多指望学生们能帮着修修电脑、辅导下孩子功课,至于种地,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种庄稼的好把式们,何必要听从没种过地的城里人意见?即便是最“开放”的种植者,对师生们也是“不放心”的——家里几百棵果树,只舍得拿出几棵树让师生们做实验。

2019年9月,北京黄安坨村种下的东北苹果丰收了,还包括以前从没种过的甜杏和木耳,下一步打算试试种植观赏花卉,过去过量施用农药的情形消失了,甚至开发休闲旅游、生态旅游都提上了议事日程,而这一切,都源自农业科技的力量。

黄安坨村:农业科技“加持”下的山村转型模板

黄安坨的苹果丰收了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

教授带着学生 卷着铺盖卷儿住进了村

地处京西百花山山腰,门头沟区黄安坨村的秋天,常是安静而色彩丰富的。天刚蒙蒙亮,一辆蓝色的小三轮车就从黄安坨村“北京科技小院”出发驶向了村里的试验基地。郭鑫宇熟练地跳下车,然后沿着一条小土路,步行进了果园。他每走到一棵树下,就会仔细打量树上的果子,然后拿出纸、笔将果子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。

郭鑫宇脚下的这片果园,就是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黄安坨村设立的科技小院试验示范基地。所谓科技小院,其实就是通过老师带队,研究生、科技人员驻村工作的形式,“零距离、零门槛、零费用、零时差”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,帮助农民增收。

“这片基地里面种的多数都是苹果树,也有少部分杏树。这是鸡心果、这是龙丰、这是K123……这几棵树是打过药剂的,这几棵没有打过的。”旁人傻傻分不清的各种品类的苹果,在郭鑫宇和科技小院其他成员眼中却长得千差万别。

黄安坨村:农业科技“加持”下的山村转型模板

郭鑫宇(右一)介绍果园里的果子。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

运动裤、深色球鞋,鞋边缘还凝着一些干土。初识郭鑫宇,还以为他是位“新农人”,是返乡创业、带领村民致富这样的人物,后来才知道,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。从科技小院挂牌成立之初,还是一名研究生的他就跟随导师,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,一同驻扎在了黄安坨村。如今,他已经在村里驻扎了六年,他的身份也从一名研究生变成了一名博士生。

“在北京设立科技小院的初衷,是想以科技支撑农业、知识服务生产为目的,从植物保护入手,改善农村农药使用现状,保障食品安全,减少农村面源污染,还农村以青山绿水,同时针对果品保鲜,进行寒地有机水果保鲜,为农民经济增收提供可能。根据实践,最终来探索北京山区农村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新模式,为整个中国北方山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。”科技小院项目牵头人、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吴学民说。

吴学民回忆,科技小院推行之初,即便要长期住在村里、每天下到田间地头干活儿,仍是有学生跟着他一起,带着铺盖卷儿,就住进了黄安坨村。


推荐阅读:叶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