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巴黎和伦敦之后,DIOR迪奥带着「克里斯汀·迪奥,梦之设计师」展览来到了上海。
由ORIOLE CULLEN悉心策划,不仅呈现此前众多的杰出作品,更以全新的场景叙事,展现了品牌创立七十余年始终秉承的艺术创造力。
8位中国著名艺术家倾情打造的杰出佳作与275件高级定制礼服、Rene Gruau和CHRISTIAN BÉRARD所绘的独家设计手稿、珍贵的影片图像收藏共同组成了此次展览。
通过展览,可以了解到Christian Dior先生及其继任者们的先锋创意。
01
蒙田大道三十号
在展览的入口处,策展人选择将蒙田大道三十号的外立面完美复刻,实景还原。
熟知DIOR的人都知道“蒙田大道三十号”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?这是迪奥先生的首个高订系列发布的地点,也是作为迪奥梦初始的地方。将“蒙田大道三十号”的外立面复刻在展览的入口,对于Dior来说,这既是现代回溯过去,也是向Christian Dior先生致敬的一种形式。
02
新风貌
穿过“蒙田大道三十号”,“新风貌”展区映入眼帘,以黑白色调致敬于1947年品牌首场革命性时装秀上发布的“NEW LOOK”系列。采用全新设计演绎女性形象,肩线柔软、束腰,大圆摆展现女性英姿飒爽又精致柔美的体态。
二战后物资紧缺的背景下,欧洲女人们仅仅身着简单的短裙和直筒裙,为了体现女性身形的优美线条,Christian Dior先生重拾了女性对美的追求,他几乎用了两倍的面料去制作成衣,让服装赋予女性全新魅力。
以宽肩西装搭配伞状长裙显露腰身,彰显臀部,细节处无一不让当时的人们赞叹不已。
▲迪奥1947年春夏系列中的Bar Jacket
时至现今,这件套装依旧保存完好。
在“新风貌”展区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家严培明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六幅新作——《迪奥先生后继者》系列肖像作品,展现历任设计总监对迪奥精神的传承与创新。
其中覆盖了1947年持续至今的历史,追忆Christian Dior及其后的六位创意总监对Dior做出的不凡创造。
Yves Saint Laurent,Marc Bohan,GianfrancoFerré,John Galliano,Raf Simons,Maria Grazia Chiuri这些令人兴奋的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点——他们都曾任职迪奥创意总监,被称作“设计师梦之队”。
而在迪奥先生之后,每一任创意总监对于BAR套装都有不同的解读。
你喜欢哪位的设计呢?
伊芙·圣·洛朗
(YVES SAINT LAURENT)
▼
迪奥先生于1957年去世时,Yves Saint Laurent成为了他的继任者,担任第二任设计师,当时20岁出头的他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女装设计师。
© Popperfoto
给品牌的第一季设计中,推出的经典“秋千裙”(Trapeze)系列让迪奥在金融危机的萧条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© Willy Rizzo
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条"Bonne conduite" 连衣裙
©Willy Maywald
在1958年至1960年之间,Yves Saint Laurent为迪奥设计了六个系列。他的设计风格与迪奥先生绝不相同。如果说Christian Dior是“出世”的设计师,他则属于“入世”的设计师。
Yves Saint Laurent希望突出女性本身的美,通过时装来体现自然体态,希望将时装推向大众,风格上与街头文化关联,注重年轻人的喜好。
▲“克里斯汀·迪奥,梦之设计师”展览现场
马克·博昂
MARC BOHAN
▼
1960年,YVES SAINT LAURENT受召入伍,Marc Bohan成为了新任设计师。在这之前,他担任过两年Dior伦敦支线的设计师。现在大家看到的可爱迪奥童装、迷人的男装系列和年轻的成衣线Miss Dior都是MARC BOHAN在任职期间开辟的。
他接任后推出的第一个时装系列名为“Slim Look”,灵感来自二十年代的低腰裙和Jacqueline Kennedy。
▲1987春夏高级时装系列 马克·博昂(Marc Bohan)的创作
推荐阅读:中原视窗